在臺球桌上打臺球,正確的握桿是相當(dāng)重要的。在運桿和出桿的過程中,握桿手應(yīng)該是舒適的,放松的,并且保持從始至終保持協(xié)調(diào)一致。放松的握桿是最好的,握桿太緊會使你的前臂肌肉過于緊張,運桿沒有規(guī)律。同樣的,太放松的話你會對球桿失去控制,從而無法更好地在臺球桌上運球。要想掌握正確的握桿方式需要不斷地練習(xí),直至握桿手和球桿之間形成這種親密敏銳的感覺。體會擊球時桿頭穿透母球感覺,讓聲音具有成功擊球的音質(zhì)。正確握桿,感覺握桿,聆聽聲音,都是擊球時需要體會的感覺。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在臺球桌上常用的四種握桿方式,希望對您的練習(xí)有所幫助:
(一)中指帶桿
即食指不貼或微貼球桿,中指帶桿,拇指貼于十指外惻第一節(jié)。運桿時,后二個手指微松,幅度不要大,最后向后拉桿中指不動,后二個手指放松,幅度不要太大,無名指第二節(jié)護桿,小拇指脫桿,練習(xí)中注意感覺中指,然后出桿,動作連貫以后就舒服了;
(二)三指帶桿
即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同時帶桿,小拇指微松,出桿時要注意感覺三個手指,可以搭配嘗試。例如123,即三個手指同時帶桿發(fā)力均勻,但要注意細節(jié),此法屬于自然硬腕,但要稍加注意,而且各方面效果極佳,只是不是人人適用。
(三)握拳式
即四指攥桿,拇指貼于食指外惻第二節(jié)。分解手上的動作以食指握住桿,食指指尖第一節(jié)緊貼球桿,運桿時后三個手指微松,幅度不要大,最后向后拉桿食指不動,后三個手指放松,幅度不要太大,中指第二節(jié)護桿,無名指跟部護桿,小拇指脫桿,然后出桿。此種方法需要刻意硬腕,就是手腕子要微僵,使手和小臂一體化。種方法準(zhǔn)確率極高,尤其貼岸球,薄球,和中遠距離長球,相當(dāng)準(zhǔn),但是桿法效果和力度沒有其他手法好,因為手接觸球桿的面積較少,臺球桌上力傳導(dǎo)不好,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就要長期的練習(xí),但是速成來講,是很見成效的;
(四)全指握桿
即擊球過程中握桿手的五個手指始終與球桿柄保持持續(xù)接觸,一般情況下保持不變,除非在與母球相撞時可能有輕微的擠壓。此法要求瞄準(zhǔn)母球時握桿的手臂完全垂直,否則出桿時桿頭部分會抬高出現(xiàn)撈球動作。多數(shù)職業(yè)選手的握桿方式與此不同,只是大拇指和食指保持不動,其余三指在向后運桿時彎曲張開,而向前擊球時彎曲閉合。這樣會有效跟蹤球桿,保持直線出桿,也能大大增加對母球的控制和力度。準(zhǔn)備出桿前小拇指幾乎完全脫離球桿,這有助于球桿在臺球桌上保持平直,然后所有手指順勢收緊,返回原來位置。
以上就是常用的四種握桿方式,至于我們在臺球桌上要怎樣選擇,就需要因人而異了。但最重要的就是手眼要協(xié)調(diào),手隨眼動,手隨眼之所見而動。讓眼睛和握桿手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,使你的握桿手和球桿有一種親密的感覺,做到這一點是我們?nèi)〉脛倮那疤帷? |